联合报社论/楼歪了:「新故宫」计画不知所云
选前遭到严厉批评的故宫「闭馆」计画,选后依旧余波未歇。故宫院长陈其南近日在立法院改口称,北院二○二○年是否闭馆,需俟专案营建管理(PCM)进场再进行一两年的评估。问题是,故宫自己计画目标不清,PCM也已两度流标,如何指望工程团队代它进行专业评估?陈其南大谈「新故宫」计画,不仅是一场华丽的冒险,堪称不知所云。
故宫迁台以来,一直讲求艺术专业治理,扁政府时代即由具历史背景的杜正胜担任院长,也佐以具艺术专业的副院长。但蔡英文执政后,故宫正副院长皆缺乏文物艺术背景,却把故宫当成意识形态操作工具,常以天马行空的指令弄得内部人员无所适从。「外行领导内行」的问题,在好大喜功的「新故宫」计画推出后,面貌一清二楚。
马政府曾推出「大故宫」计画,希望创造更佳的展览环境,以因应大量涌至的陆客,但因环评等问题而延宕。蔡政府派任的首位故宫院长林正仪上任后,立即叫停「大故宫」,改成「新故宫」登场,再由继任者陈其南接力,此一草率拟就的计画便出现两大争议,一是决定再砸五十亿元,在营运惨淡的南院扩充建设;二是为了扩张整建,竟要将国之重宝的北院「闭馆三年」,并将许多文物移往南院展出,引来舆论大譁。由于陈其南对新故宫计画始终交代不清,朝野立委两度停审预算,要求他提出专案报告。
直至陈其南的专案报告端出,外界才明白他何以对「新故宫」始终支支吾吾。原因是,所谓「新故宫」,根本是徒具空壳、没有骨肉的计画,根本禁不起检视。根据这项报告,北院计画整建正馆等三栋建筑,并新建新行政大楼,再在故宫对面的「南侧基地」修建艺文服务中心等。问题是,南侧基地因是陆军卫生勤务学校旧地,目前为暂定古迹,动工须台北市文化局文资审议同意,如今未果。而新行政大楼位于正馆右侧的土地,则临近土石流潜势区,十年前故宫还曾以此反对附近兴建私人住宅。亦即,计画中两个须先动工的项目,尚未起步就被卡死,新故宫岂非自打嘴巴?更荒谬的是,当立委质疑新行政大楼预定地有问题时,故宫竟回以考虑改建在南侧基地。但报告中明明已说该基地因文资「卡关」,故宫竟信口开河说可改建新行政大楼,这项报告岂非自欺欺人?
更匪夷所思的,是故宫的文物搬迁计画。根据报告,故宫规画一年内搬迁六十万件文物;这个规画,几乎是以「搬家公司」的标准在搬运古文物。以老故宫人的经验,故宫文物移动都须经专精的研究员亲自登录监督;过去大盘点时,往往需耗时十年。如今,故宫要以战斗速度搬移珍稀文物,令人担忧。
根据新故宫计画期程,今年第一季应进入「专案营建管理」阶段,由工程专案管理公司确认相关工程设计、招标发包与施工流程。故宫原本的如意算盘,是希望由营建署代办这项作业,营建署却拒绝接手这项连故宫自己都搞不清楚的烫手山芋,故宫只得自己招标。五月至今,故宫两次招标,均告流标。原因不难理解,一个目的和内容不清不楚的计画,谁敢投标?
最荒谬的是,在整体计画不清、PCM又两度流标下,陈其南竟称,无论故宫是否闭馆、文物如何搬迁等,都要等找到PCM由其评估后才能确定。他身为新故宫计画负责人,肩负看守国家文物的责任,自己说不出计画方向,却伪称一切要「交专业评估」。这是自弃责任,还是自承缺乏专业。请问,工程顾问公司会比故宫人员更熟知文物艺术专业吗?
故宫名列全球十大博物馆之一,美名来自典藏瑰宝。但主政者却将珍宝视为政治禁脔,苦思如何将之编入台湾化政纲,并发挥选战价值,实在令人三叹。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