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不想拖累家人 八旬久病翁选择上吊轻生」,诸如此类久病厌世的新闻,在报章媒体上屡见不鲜。说真的,每次当我晕车晕得天旋地转、极度不舒服的时候,我也会有一种「不如死了算了」的消极想法,彷佛只要「解脱」了,就不用再承受这样的痛苦。
而我的晕车症状,睡一觉醒来就好转了,但是对于那些久病卧床,无论怎样治疗、病情依旧毫无起色的老人家来说,饱受疾病折磨对他们而言真的很痛苦,尤其伴随疾病而来的疼痛与忧郁症状、心理上的挫折沮丧,常令人感到万念俱灰,确实会有一种「以死寻求解脱」、「不要再拖累家人」的负面想法。
根据统计,老年族群的自杀原因,前三名分别为慢性化疾病、忧郁倾向与罹患忧郁症及家庭成员问题。研究亦显示,「身体疾病造成的负担」及「正罹患严重的身体疾病」与老人自杀身亡有关系,换言之,身体疾病所引起的疼痛、难过与不舒服,是造成自杀的重要因素。
(图:老人族群自杀‧心智绘图示范版 © 2015. Ruru)
也许你常听到老人家这样说:
我现在根本生不如死,什么都不能做,就只能躺在床上,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?
我不只自己生病还拖累家人,连翻身、下床、洗澡都需要家人帮忙,我不如去死一死好了。
我好累、好痛苦,这样的日子还要折磨我多久?我干脆死掉算了!
面对这样的状况,我们除了关心他们的身体症状、多陪伴他们之外,更要留意长辈们的心理状态。遇到老人家表达厌世、轻生的想法(我很痛苦、我不想活了…),或是出现异常的举动(准备木炭、绳子、买安眠药、交代后事),周遭的人应该提高警觉,加倍关心与防范。必要时也可以寻求专业人员协助,例如:精神科医师、谘商心理师、社工师,避免老人自杀的憾事发生。
当然,老人家身体上的不适,可以找寻专业医师的协助,缓解他们的不舒服症状,但是从心理层面来说,如何让他们的痛苦能够说出来,并且有人能够理解,这是很重要的事情。人们常说:「有人可以分享,快乐会加倍;有人可以分摊,痛苦会减半」,就是这样的道理。
我记得每次家访的时候,案主的阿嬷总是会滔滔不绝地诉说她身体上的病痛,看了很多医师、吃了很多药都没有效,上辈子不知做了什么坏事,让她受到这样的折磨,很想死一死就不会继续受苦,但又放心不下她那两个无依无靠的未成年孙子。
每次遇到这样的状况,一般人的反应都会劝她不要这样说、不要想太多、只要定期就医跟吃药,身体一定会好起来,劝阿嬷要努力、要加油。可是,这样的回应并不能让阿嬷感到被支持与同理,没办法让她生病的痛苦被人理解与分担,反而让她更感到抑郁与被拒绝。
没有人喜欢听人叨叨絮絮的诉苦,也不喜欢承接别人的情绪垃圾,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与回应老人家抛出来的「苦」。但「关心」、「倾听」、「同理」与「支持」是很好的心理治疗药物,有时候你其实不必刻意做些什么,你只要愿意坐在那里静静地听她诉苦、默默陪伴她,这对老人家而言就是很重要的支持力量。
你可以这样同理她的心情:
「我听到您对自己的病情似乎不再抱持希望,也担心自己会拖累家人,这种感觉真的很煎熬、很难受…」
「换作是我,遇到这样的状况,我也没办法承受这些痛苦、我也会感到无能为力…」
「即使生病了,您仍然想活得有价值、有尊严,不想只是躺在床上、依赖家人帮忙…,如果您想再多说说这样的心情,我就在这里听您说。」
「我知道您很痛苦,对人生充满了疑惑、无助与绝望,虽然我可能无法完全了解您的感受,但我想陪您一起面对好吗?」
「罹患这个疾病让您承受了这么多的痛苦,这一路走来,您真的很不容易。您实在很了不起,可以带著这样的痛苦一直走到现在,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您能够勇敢地面对这一切呢?」
与老人家的对话技巧,可以参阅我的旧文章【病人沟通技巧之同理心运用】,重要的技巧就是多给予老人家一些陪伴与支持,尽可能掌握她的情绪状态、自杀想法的变化及个人行踪,同时表达你对她的关心以及愿意协助的意愿。甚至你可以跟她说:「我很担心您」、「您有任何需要,我随时都在」,然后听她述说她的想法与感受。透过这种「有人关心我、有人在乎我」的关注力量,让她得到温暖的支持。
关于「自杀」议题,我有几篇文章可以与大家分享:
在我生命经验中,也曾经历过关于「自杀」的事件,这是我的生命故事。
为什么她不想活? (肇因于家庭因素)
当你所爱的人病了(罹患精神疾病)
怎一个情字了得 (为情所困寻短)
是谁半夜轻敲我的门(罹患忧郁症)
关于「陪伴病人面对疾病」议题,我亦曾书写过以下几篇文章,希望能对有需要的人有所助益,欢迎阅读分享。
最后要提醒的是,秋冬季节交替之际,正是忧郁症好发的时刻,若遇到阴雨绵绵的天气,更容易让人觉得心情沮丧、情绪低落。因此,有空的时候记得多带老人家到户外晒晒太阳、与人群接触,这可以增加老人家的社会互动,减少负面情绪与忧郁症状。此外,多一些跟老人家的肢体接触,例如;拥抱、牵手、抚摸、按摩…等等,都可以让长辈觉得被关心,有温暖的感受,也能够减少一些心理压力与身体不适的痛苦唷!
©2015.10.28 Ruru~心理辅导笔记系列之6:自杀防治
网络资源:董氏基金会~自杀防治网
- 7楼. Tiff2017/02/02 02:24谢谢您
但愿我能更早些看到您的这篇文章。。。 - 6楼. 其正2016/08/23 09:47除非不得已,"好死不如赖活.留得青山在,总是还有希望,最怕就是久病拖磨,那真是生不如死。 海豚湾 于 2016/08/30 20:35回覆
- 5楼. 晓澄2015/11/20 05:14..
很棒的分享
看得我, 情绪极端复杂
会有一天, 用某种方式回应你, 我得空来写写赏文后感!
长期罹患疾病或是长期照顾家人,所累积的挫折与疲惫,对于病人及家属来说,都是很大的心理压力。
台湾最近发生几起久病厌世或是不堪长期照顾家人、杀害病人后自杀,甚至母子死亡多时无人发现的社会事件,凸显出诸多值得关心的社会议题,有时间的话,我也会从社工的角度分享我的观察与心得。
海豚湾 于 2015/11/21 14:20回覆 - 4楼. 美国番妈2015/11/11 15:38谢谢分享,很实用!
海豚湾 于 2015/11/19 20:50回覆
- 3楼.2015/10/29 18:12
分析得不错
海豚湾 于 2015/10/31 09:02回覆
- 2楼. 夏尔克2015/10/29 12:29这真的要像你这样的专业人士才行~在老年社会这问题这些问题将越来越重要。生老病死是所有人必经的过程,生病真的很痛苦,
尤其是相对弱势的老人, 海豚湾 于 2015/10/31 09:01回覆希望能透过文章呼吁大家关心与正视老人自杀的议题,这蛮重要的, 因为这样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。 - 1楼. kay2015/10/29 08:22贴心
ruru 你写的这篇文章 真的很棒 贴心的你 用文字来抚慰人心 能认识你真是人生中的一大福气!会想写这篇文章,是因为我在晕车的状态下,看到这则新闻【「不想
拖累家人 八旬久病翁选择上吊轻生 」】,心里有很深的感触。真的,在同样「受苦」的状态下,
我非常能够感同身受这位八旬老翁久病厌世的心情(可惜, 我晕车的当下,没人能安慰我),因此我想提醒大家, 要多多关心生病中的老人家, 因为身体上的痛苦与不适真的会让人感到沮丧、绝望。